马缨丹
马缨丹(学名:Lantana camara L.)是马鞭草科马缨丹属植物。直立或蔓性的灌木,高1-2米,有时藤状,长达4米;茎枝均呈四方形。单叶对生,揉烂后有强烈的气味,叶片卵形至卵状长圆形。花序直径1.5-2.5厘米;花序梗粗壮,长于叶柄;苞片披针形,长为花萼的1-3倍,外部有粗毛。果圆球形,直径约4毫米,成熟时紫黑色。全年开花。
原产于美洲热带地区,世界热带地区均有分布。中国台湾、福建、浙江、云南、四川、广东和广西见有逸生。常生长于海拔80-1500米的海边沙滩和空旷地区。
马缨丹根、叶、花可作药用,具有清热解毒散解止痛等功效;是叶花两用观赏植物;又是绿地、荒山、草地、乱石碓、山沟、山坡,特别是护坎、护坡、护堤的优良灌木树种。 在工业方面,马缨丹的根含橡胶类似物,可制造橡胶,茎干是造纸原料。叶加入烟丝可增加香味,也可代替砂纸用于磨光。叶有杀虫作用,可用于制造生物杀虫剂。 但是马缨丹叶及未成熟果实具有毒性,人畜误食会中毒。
马缨丹被列为Ⅱ级危害程度的外来入侵植物,也被视为世界10种最有害的杂草之一。 于2010年1月7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列为:中国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。
生长环境
马缨丹常生长于海拔80-1500米的海边沙滩和空旷地区。 性喜温暖、湿润、向阳之地,耐干旱,稍耐阴,不耐寒。对土质要求不严,以肥沃、疏松的砂质土壤为佳。生性强健,在热带地区全年可生长,冬季不休眠。
繁殖方法
播种:3-4月室温在16-20℃即可播种,以25-28℃发芽最快,约10-15天发芽。种子细小多汁,地播不宜过深,当年即可开花,此法生产上较少采用。
扦插:在中国厦门地区全年均可进行。插穗选择,春季以嫩枝成活率高,其他季节选择半木质化枝条枝条长5厘米左右,带节。一般20-30天发根。长至7-8厘米即可定植,定植成活后即形成花蕾,陆续开花。
栽培技术
马缨丹抗性强,基本上无病虫害发生。因其生性强健,长势快,养护上主要是防止生长过快或徒长,因此在生长旺季,应定期进行修枝,原则上是花后重剪,但一般在枝叶过密过长(高出地面40厘米以上),花叶互相遮盖,露出枝干时及时修枝。修枝后20-25天为盛花期,使铺地花卉在节日期间达到表面平整均匀,花色纯艳的最佳观赏效果。
![]() | ![]() |